商務郵件不會寫?這篇書寫規(guī)范值得收藏
但即使如此,郵件在商務溝通中,還是占據(jù)著非常重要的份量。一份正式的邀請,一次重要的商務會晤,你不能只是在微信里打幾行字,或者留一段語音就完事,很多時候,你還是得寫一封準確且有效率的郵件才行,否則,對方可真就會覺得你太沒有誠意了,太不專業(yè)了。
為了提高你的專業(yè)電子郵件寫作技巧,在寫專業(yè)的電子郵件時,不管你是為了找工作還是社交,給同事或者是其他與商業(yè)有關的原因,都要遵循以下幾點建議:
一、主 題
主題要提綱挈領,添加郵件主題是電子郵件和信箋的主要不同之處,在主題欄里用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整個郵件的內容,便于收件人權衡郵件的輕重緩急,分別處理。對于酒店每個部門的文員及管理層來說,每天收到的郵件實在太多,通常會通過看標題來決定是否先閱讀。如果連標題都沒有的郵件可能直接當垃圾郵件刪除,因為認為連標題都沒有的郵件不具備閱讀價值。關于標題也是有講究的:
1、一定不要空白標題,這是最失禮的。
2、標題要簡短,不宜冗長,不要讓outlook用…才能顯示完你的標題。
3、最好寫上來自**部門/酒店的郵件,以便對方一目了然又便于留存,時間可以不用注明,因為一般的郵箱會自動生成,寫了反而累贅。
4、標題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內容和重要性,切忌使用含義不清的標題,如“王先生收”。也不要用胡亂無實際內容的主題,例如:“嘿!”或是“收著!”
5、可適當用使用大寫字母或特殊字符(如“*!”等)來突出標題,引起收件人注意,但應適度,特別是不要隨便就用“緊急”之類的字眼。
6、最最重要的一點,主題千萬不可出現(xiàn)錯別字和不通順之處,切莫只顧檢查正文卻在發(fā)出前忘記檢查主題。主題是給別人的第一印象,一定要慎之又慎。
二、稱呼與問候
稱呼太隨意,會讓人覺得不夠嚴謹和專業(yè);稱呼太“親切”,會產生拍馬屁的嫌疑,對于套近乎者,很多人也是不喜歡的。
恰當?shù)胤Q呼收件者,拿捏尺度:郵件的開頭要稱呼收件人。這既顯得禮貌,也明確提醒某收件人,此郵件是面向他的,要求其給出必要的回應;在多個收件人的情況下可以稱呼大家、ALL。
如果對方有職務,應按職務尊稱對方,如“x經理”;如果不清楚職務,則應按通常的“x先生”、“x女士”稱呼,但要把性別先搞清楚。
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稱呼英文名,對級別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稱呼英文名。稱呼全名也是不禮貌的,不要逮誰都用“Dearxxx”,“套近乎”有點明顯。
三、關于格式
稱呼是第一行頂格寫。Email開頭結尾最好要有問候語最簡單的開頭寫一個“HI”,中文的寫個”你好”或者“您好”,開頭問候語是稱呼換行空兩格寫。
結尾常見的寫個BestRegards,中文的寫個”祝您順利”、“順祝商祺”之類的也就可以了,若是尊長應使用“此致敬禮”。注意,在非常正式的場合應完全使用信件標準格式,“?!焙汀按酥隆睘榫o接上一行結尾或換行開頭空兩格,而“順利”和“敬禮”為再換行頂格寫。
俗話說得好,“禮多人不怪”,禮貌一些,總是好的,即便郵件中有些地方不妥,對方也能平靜的看待。
四、正文內容
商務電子郵件不是寫抒情散文,一定要注意行文通順、表達清晰,簡明扼要。同時復雜的事情如能簡單清晰的表達,也可以看出一位職業(yè)人士溝通能力,間接展示其干練、思路清晰的形象。
Email正文應簡明扼要的說清楚事情;如果具體內容確實很多,正文應只作摘要介紹,但記住一定要條理清晰。然后單獨寫個文件作為附件進行詳細描述。
正文行文應通順,多用簡單詞匯和短句,準確清晰的表達,不要出現(xiàn)讓人晦澀難懂的語句。最好不要讓人家拉滾動條才能看完你的郵件,千萬不要學唐僧哦!
有了這些郵件禮儀,相信各位“打工人”對郵件的書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。需要注意的是,發(fā)送商務郵件,最好還是選擇企業(yè)郵箱。新網旗下企業(yè)郵箱品牌“全球郵”,將企業(yè)安全及隱私視為一切,對往來郵件進行全程SSL加密措施。以專業(yè)的技術支持為會員提供郵箱安全保障,有效保證業(yè)務信息在傳送過程中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。正因為企業(yè)郵箱服務帶給公司和員工多重保護,讓公司在安全的環(huán)境下傳遞重要往來信息,當你以公司身份與客戶確認執(zhí)行方案時,雙方通過郵件確認,是最讓人放心的溝通方式。企業(yè)郵箱服務多重使用體驗,你值得擁有:http://www.xinnet.com/mail/mail.html
聲明: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社區(qū)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發(fā)
送郵件至:operations@xinnet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(jù)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本站原創(chuàng)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
需注明出處:新網idc知識百科